close

“徒遊北京”史傢胡同 參與者:今天感覺特別好

2017年12月3日訊,昨天下午,在徒步起點暨終點——史傢胡同博物館的院子裡,十餘名“徒遊北京”線下活動的參與者,在拿著領到的代表完成徒步線路的紀念銅牌合影留念後,彼此就你一句“不錯”,我一句“今天收獲挺大”,他又補上一句“下次還想參加”地交談瞭起來。

“徒遊北京”是由綠野、六隻腳、探路者和北京晚報聯合發起的。活動初衷就是發現和分享北京這座城市最美的徒步線路。在此次線下活動的醞釀籌備階段,綠野網、六隻腳在線上展開線路的征集,北京晚報除瞭每周拿出一個整版,用來講述那些以腳探索丈量北京山水、城市的人的故事,並發起線路征集外,還在北京晚報的新媒體上同步進行瞭跟進。截至征集結束,在六隻腳APP上共征集到近500條線路,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北京的胡同、北京的街道。經過初評篩選,從近500條線路中挑選出100餘條進入復選,最終又選出前10名,並從其中挑出瞭最受歡迎的兩條路線。

“活動是為瞭喚醒大傢多走出傢門,不一定都要去山裡面。”六隻腳創始人之一的崔磊昨天說,“因為對普通人而言,到山裡成本還是挺高的,一方面需要時間,一方面需要體力,走出傢門,身邊有很多特別美,特別值得看的線路。”其實京城裡、傢門前,很多線路確實都非常有魅力。例如征集的一條城市線路,就用自行車騎行的方式,串聯瞭二環諸多城門、公園、河道以及博物館,精彩連連之餘,帶給人一種平日裡開車坐車行經二環體會不到的感覺。但昨天的線下活動,由於隻能選一個地方,不便將京城的精彩如此“串聯”,於是就選擇瞭一條征集線路中最有文化內涵和底蘊,走起來也比較美的線路——史傢胡同。

昨天活動的參與者分別由綠野網和北京晚報招募。招募當初,因為要去的地方是胡同,裡面有的地兒寬綽,有的地兒一人過都緊張,加上人多容易擾民,講解也未必聽得清,所以采用的是電話通知,通知才告知接頭地點“史傢胡同博物館院裡”的方式。結果距離約會時間13時10分還得有半個小時,人就有先到的瞭。傢在香河,項目在延慶的趙雪磊,是通過北京晚報招募的參與者之一。為瞭這個活動,他頭天特意回傢,昨天又趕來現場。“我對北京的文化特別感興趣,特別想瞭解一下北京的胡同,包括它以前、現在”,他說,“另外通過這個平臺,我覺得還能認識一些這方面的朋友,今後可以更好地交流。”先到的人彼此正聊著的時候,人陸陸續續來齊瞭。所有人聚在大廳“破冰”。所謂破冰,這是一專業詞兒,說白瞭就是來自四面八方彼此不認識的人,通過一些簡單的互動活動,彼此建立初步瞭解,昨天的“破冰”就挺簡單——傳紙條。

之後活動的重要人物——劉平太老師就登場瞭。作為當年史傢胡同博物館成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他負責活動的講解。他一方面講知識,比如這胡同的門都怎麼分,各有什麼講究?這單號是正門,還是雙號是正門?再有就是和史傢胡同以及和生活在這條胡同中名人有關的大大小小典故。就比如這41間、8個展廳、1180平方米的史傢胡同博物館,它隻是清末直隸佈政使凌福彭99間半大宅院的後花園。這座宅子後人的情況,隔壁北京人藝宿舍的情況,整條史傢胡同都住過哪些歷史名人,他都如數傢珍。“不是史傢胡同出名人。”他說,“是許多名人都住分料機推薦在史傢胡同。”

在博物館裡看瞭史傢胡同的沙盤,聽劉老師認真講解後,所有人就踏上瞭胡同之旅:從史傢胡同24號開始,一路向西,43號、45號、47號……然後繞道南側的幹面胡同繼續,之後再向北,在內務部食品填充機街鉆進幾個當年的深宅大院,如今的大雜院。在一磚一瓦之上,在一門一廊之間,這些宅子的往日恢弘如今仍依稀可辨。3公裡,一個多小時,強度不大,關鍵是運動和文化結合吸引人。所以在隊伍行進的過程中,不斷有聽到講解的人湊過來同行,隊伍最多的時候有近30人。

“我就猜我傢老爺子感興趣,所以就報名瞭。”熱愛跑步的北京小夥兒范羚,昨天拉著父親范衛東一起來參加活動,“我覺得這個活動挺有趣味,挺好!我覺得老北京的這點兒民俗、京味兒還是得傳承。”在范羚看來,北京的民俗和文化很大程度上就保留在一條條的胡同當中。“說實話,這些老的東西真得好好保留,否則將來再想保留還就麻煩瞭。”范衛東說,“上世紀七十年代,我那時候十幾歲,也老到這邊來玩兒,但真沒今天這麼系統地走過。”傢住西城鼓樓的北京姑娘任毅,對北京文化、胡同的知識和典故也懷有濃厚的興趣,她說:“我想聽聽深入的講解。今天來瞭以後,感覺特別好,也走瞭一些平常參觀不到的地方。”

在昨天的活動參與者中,既有北京出生北京長大的老北京人,也有來到北京,在這裡生活工作的新北京人,他們無不是對北京這座城市懷有濃濃的感情。“這個活動也是為瞭留住歷史,呼喚人們去關註這些僅存的回憶,讓大傢去瞭解背後的故事,讓我們年輕人也知道以前北京發生過什麼。”崔磊說。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李遠飛/文 劉平/攝


2017年12月3日訊,昨天下午,在徒步起點暨終點——史傢胡同博物館的院子裡,十餘名“徒遊北京”線下活動的參與者,在拿著領到的代表完成徒步線路的紀念銅牌合影留念後,彼此就你一句“不錯”,我一句“今天收獲挺大”,他又補上一句“下次還想參加”地交談瞭起來。

“徒遊北京”是由綠野、六隻腳、探路者和北京晚報聯合發起的。活動初衷就是發現和分享北京這座城市最美的徒步線路。在此次線下活動的醞釀籌備階段,綠野網、六隻腳在線上展開線路的征集,北京晚報除瞭每周拿出一個整版,用來講述那些以腳探索丈量北京山水、城市的人的故事,並發起線路征集外,還在北京晚報的新媒體上同步進行瞭跟進。截至征集結束,在六隻腳APP上共征集到近500條線路,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北京的胡同、北京的街道。經過初評篩選,從近500條線路中挑選出100餘條進入復選,最終又選出前10名,並從其中挑出瞭最受歡迎的兩條路線。

“活動是為瞭喚醒大傢多走出傢門,不一定都要去山裡面。”六隻腳創始人之一的崔磊昨天說,“因為對普通人而言,到山裡成本還是挺高的,一方面需要時間,一方面需要體力,走出傢門,身邊有很多特別美,特別值得看的線路。”其實京城裡、傢門前,很多線路確實都非常有魅力。例如征集的一條城市線路,就用自行車騎行的方式,串聯瞭二環諸多城門、公園、河道以及博物館,精彩連連之餘,帶給人一種平日裡開車坐車行經二環體會不到的感覺。但昨天的線下活動,由於隻能選一個地方,不便將京城的精彩如此“串聯”,於是就選擇瞭一條征集線路中最有文化內涵和底蘊,走起來也比較美的線路——史傢胡同。

昨天活動的參與者分別由綠野網和北京晚報招募。招募當初,因為要去的地方是胡同,裡面有的地兒寬綽,有的地兒一人過都緊張,加上人多容易擾民,講解也未必聽得清,所以采用的是電話通知,通知才告知接頭地點“史傢胡同博物館院裡”的方式。結果距離約會時間13時10分還得有半個小時,人就有先到的瞭。傢在香河,項目在延慶的趙雪磊,是通過北京晚報招募的參與者之一。為瞭這個活動,他頭天特意回傢,昨天又趕來現場。“我對北京的文化特別感興趣,特別想瞭解一下北京的胡同,包括它以前、現在”,他說,“另外通過這個平臺,我覺得還能認識一些這方面的朋友,今後可以更好地交流。”先到的人彼此正聊著的時候,人陸陸續續來齊瞭。所有人聚在大廳“破冰”。所謂破冰,這是一專業詞兒,說白瞭就是來自四面八方彼此不認識的人,通過一些簡單的互動活動,彼此建立初步瞭解,昨天的“破冰”就挺簡單——傳紙條。

之後活動的重要人物——劉平太老師就登場瞭。作為當年史傢胡同博物館成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他負責活動的講解。他一方面講知識,比如這胡同的門都怎麼分,各有什麼講究?這單號是正門,還是雙號是正門?再有就是和史傢胡同以及和生活在這條胡同中名人有關的大大小小典故。就比如這41間、8個展廳、1180平方米的史傢胡同博物館,它隻是清末直隸佈政使凌福彭99間半大宅院的後花園。這座宅子後人的情況,隔壁北京人藝宿舍的情況,整條史傢胡同都住過哪些歷史名人,他都如數傢珍。“不是史傢胡同出名人。”他說,“是許多名人都住在史傢胡同。”

在博物館裡看瞭史傢胡同的沙盤,聽劉老師認真講解後,所有人就踏上瞭胡同之旅:從史傢胡同24號開始,一路向西,43號、45號、47號……然後繞道南側的幹面胡同繼續,之後再向北,在內務部街鉆進幾個當年的深宅大院,如今的大雜院。在一磚一瓦之上,在一門一廊之間,這些宅子的往日恢弘如今仍依稀可辨。3公裡,一個多小時,強度不大,關鍵是運動和文化結合吸引人。所以在隊伍行進的過程中,不斷有聽到講解的人湊過來同行,隊伍最多的時候有近30人。

“我就猜我傢老爺子感興趣,所以就報名瞭。”熱愛跑步的北京小夥兒范羚,昨天拉著父親范衛東一起來參加活動,“我覺得這個活動挺有趣味,挺好!我覺得老北京的這點兒民俗、京味兒還是得傳承。”在范羚看來,北京的民俗和文化很大程度上就保留在一條條的胡同當中。“說實話,這些老的東西真得好好保留,否則將來再想保留還就麻煩瞭。”范衛東說,“上世紀七十年代,我那時候十幾歲,也老到這邊來玩兒,但真沒今天這麼系統地走過。”傢住西城鼓樓的北京姑娘任毅,對北京文化、胡同的知識和典故也懷有濃厚的興趣,她說:“我想聽聽深入的講解。今天來瞭以後,感覺特別好,也走瞭一些平常參觀不到的地方。”

在昨天的活動參與者中,既有北京出生北京長大的老北京人,也有來到北京,在這裡生活工作的新北京人,他們無不是對北京這座城市懷有濃濃的感情。“這個活動也是為瞭留住歷史,呼喚人們去關註這些僅存的回憶,讓大傢去瞭解背後的故事,讓我們年輕人也知道以前北京發生過什麼。”崔磊說。

來源:北高湯塊成型食品機械京晚報 記者 李遠飛/文 劉平/攝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nb616jp80 的頭像
    qnb616jp80

    建志的好康推薦

    qnb616jp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